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
WTT系列賽
WTT大滿貫
新加坡大滿貫
沙特大滿貫
美國大滿貫
歐洲大滿貫
中國大滿貫
總決賽
冠軍賽
挑戰賽
球星挑戰賽
常規挑戰賽
WTT支線系列賽
支線賽
WTT青少年系列賽
大滿貫
球星挑戰賽
常規挑戰賽
國際乒聯賽事
世界錦標賽
世界盃
奧運會
青少年世錦賽
閱論編
世界盃乒乓球賽,是國際乒乓球聯合會主辦的世界性高水平乒乓球比賽。開始只設男子單打項目,1996年後增加女子單打,每年多在不同地點分別舉辦男女單打賽事。1990年至1992年間,男女子雙打項目曾是世界盃乒乓球賽項目之一,但兩屆以後就被取消。另世界盃乒乓球賽已有團體賽,前四屆舉辦很不規律,現每年舉辦一次(奧運會年停辦),本賽事於2013年起更名為世界乒乓球團體經典賽(World Team Classic)。[1] 本賽事於2021年停辦,2023-2024年複辦。
2023年8月26日,國際乒聯宣布了舉辦一項新賽事,即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盃(ITTF Mixed Team World Cup),前5屆比賽都在中國四川省成都市舉行。[2]同時,乒乓球單項世界盃也在2024年重新回歸,2023起WTT年終總決賽也因此恢復名為WTT Finals(WTT總決賽)。[3]
賽制[編輯]
混合團體賽[編輯]
改制為混合團體的乒乓球世界盃原本沒有計劃賦予國際乒聯世界排名積分,11月6日,國際乒聯通過緊急會議宣布將賦予該賽事國際乒聯個人世界排名積分。[4][5]
根據國際乒聯賽事,混合團體世界盃共有16支隊伍參賽。第一階段為分組賽,分為4個小組,每組4支球隊進行循環賽,世界排名最高的4支球隊為每個小組的種子球隊,其餘球隊按照蛇形順序分入各小組,每組的前2名晉級第二階段淘汰賽。[6][7]
每支球隊由3-4名男女球員組成,每場比賽為15局8勝制,比賽順序按照混合雙打、女子單打、男子單打、女子雙打/男子雙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進行,其中每盤比賽需要打滿三局,先累計獲得8個勝局的球隊贏得比賽,其餘的比賽則無需繼續進行,已經參加混雙的球員幣可以參加接下來的單打比賽。最後兩盤雙打比賽的順序根據賽前的排名,由排名較低的隊伍的隊長決定先進行男雙還是女雙。[6][8]
單項世界盃[編輯]
以下為2020年以前單項世界盃的參賽資格獲取方式:
上屆冠軍。[9]
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六洲冠軍或目前最佳選手。
一東道主選手。
ITTF世界排名前8選手。
兩國際乒聯外卡選手。
同一會員國選手人數以2名為限,若有第3個名額須以外卡選手身份參賽。
如果上屆冠軍和近一屆世錦賽冠軍為同一人,或已有地主選手以冠軍身份或ITTF世界排名順序取得參賽資格,則產生空缺名額,空缺的參賽名額依ITTF世界排名順序決定。
獎牌獲得者[編輯]
混合團體賽[編輯]
年份
國家/地區
地點
冠軍
亞軍
季軍
2023
中國
成都市
中國(樊振東/王楚欽/馬龍/林高遠/孫穎莎/陳夢/王曼昱/王藝迪)
南韓
日本
2024
中國
成都市
中國(王楚欽/林詩棟/梁靖崑/林高遠/孫穎莎/王曼昱/王藝迪/蒯曼)
南韓
香港
男子單打[編輯]
年份
屆次
國家/地區
地點
冠軍
亞軍
季軍
1980
第1屆
英屬香港
香港
郭躍華
李振恃
德沃拉切克
1981
第2屆
馬來西亞
吉隆坡
克蘭帕爾
謝賽克
郭躍華
1982
第3屆
英屬香港
香港
郭躍華 (2)
阿佩伊倫
謝賽克 (2)
1983
第4屆
巴巴多斯
橋鎮
阿佩伊倫
華拿
林德
1984
第5屆
馬來西亞
吉隆坡
江嘉良
金浣
本特森
1985
第6屆
中國大陸
佛山
陳新華
格魯巴
江嘉良
1986
第7屆
千里達和多巴哥
西班牙港
陳龍燦
江嘉良
金浣
1987
第8屆
葡屬澳門
澳門
滕義
江嘉良 (2)
格魯巴
1988
第9屆
中國大陸
武漢
格魯巴
陳龍燦
江嘉良 (2)
1989
第10屆
肯雅
內羅比
馬文革
格魯巴 (2)
阿佩伊倫
1990
第11屆
日本
千葉
華拿
馬文革
陳龍燦
1991
第12屆
馬來西亞
吉隆坡
佩爾森
蓋亭
華拿
1992
第13屆
越南
胡志明市
馬文革 (2)
金澤洙
劉南奎
1993
第14屆
中國大陸
廣州
普里莫拉茨
王濤
黃文冠
1994
第15屆
臺灣
台北
蓋亭
塞弗
普里莫拉茨
1995
第16屆
法國
尼姆
孔令輝
羅斯科普夫
劉國梁
1996
第17屆
法國
尼姆
劉國梁
華拿 (2)
薩姆索諾夫
1997
第18屆
法國
尼姆
普里莫拉茨 (2)
孔令輝
薩姆索諾夫 (2)
1998
第19屆
中國大陸
汕頭
羅斯科普夫
金澤洙 (2)
普里莫拉茨
1999
第20屆
中國大陸
小欖
薩姆索諾夫
施拉格
普里莫拉茨 (2)
2000
第21屆
中國大陸
揚州
馬琳
金澤洙 (3)
王勵勤
2001
第22屆
意大利
庫爾馬耶烏爾
薩姆索諾夫 (2)
王勵勤
羅斯科普夫
2002
第23屆
中國大陸
濟南
波爾
孔令輝 (2)
普里莫拉茨 (3)
2003
第24屆
中國大陸
江陰
馬琳 (2)
格林卡
王勵勤 (2)
2004
第25屆
中國大陸
杭州
馬琳 (3)
格林卡 (2)
王皓
2005
第26屆
比利時
列日
波爾 (2)
王皓
馬琳
2006
第27屆
法國
巴黎
馬琳 (4)
王皓 (2)
王勵勤 (3)
2007
第28屆
西班牙
巴塞羅那
王皓
柳承敏
王勵勤 (4)
2008
第29屆
比利時
列日
王皓 (2)
波爾
馬龍
2009
第30屆
俄羅斯
莫斯科
薩姆索諾夫 (3)
陳玘
馬龍 (2)
2010
第31屆
德國
馬德堡
王皓 (3)
張繼科
波爾
2011
第32屆
法國
巴黎
張繼科
王皓 (3)
朱世赫
2012
第33屆
英國
利物浦
馬龍
波爾 (2)
薩姆索諾夫 (3)
2013
第34屆
比利時
韋爾維耶
許昕
薩姆索諾夫
奧查洛夫
2014
第35屆
德國
杜塞爾多夫
張繼科 (2)
馬龍
波爾 (2)
2015
第36屆
瑞典
哈爾姆斯塔德
馬龍 (2)
樊振東
奧查洛夫 (2)
2016
第37屆
德國
薩爾布魯根
樊振東
許昕
黃鎮廷
2017
第38屆
比利時
列日
奧查洛夫
波爾 (3)
馬龍 (3)
2018
第39屆
法國
巴黎
樊振東 (2)
波爾 (4)
林高遠
2019
第40屆
中國大陸
成都
樊振東 (3)
張本智和
林昀儒
2020
第41屆
中國大陸
威海
樊振東 (4)
馬龍 (2)
張本智和
2024
第42屆
澳門
澳門
馬龍 (3)
林高遠
王楚欽 張本智和
2025
第43屆
澳門
澳門
雨果·卡爾德拉諾
林詩棟
梁靖崑 王楚欽
女子單打[編輯]
年份
屆次
國家/地區
舉辦地點
冠軍
亞軍
季軍
1996
第1屆
英屬香港
香港
鄧亞萍
楊影
王晨
1997
第2屆
中國大陸
上海
王楠 (2)
李菊
李春麗
1998
第3屆
臺灣
臺北
童飛鳴
2000
第4屆
柬埔寨
金邊
李菊
王楠
孫晉
2001
第5屆
中國大陸
蕪湖
張怡寧 (2)
金英姬
什泰夫
2002
第6屆
新加坡
新加坡
李楠
帖雅娜
2003
第7屆
香港
香港
王楠 (3)
牛劍鋒
張怡寧
2004
第8屆
中國大陸
杭州
張怡寧 (3) (4)
王楠
帖雅娜
2005
第9屆
中國大陸
廣州
郭焱
福原愛
2006
第10屆
中國大陸
烏魯木齊
郭焱
張怡寧
李佳薇
2007
第11屆
中國大陸
成都
王楠 (4)
郭躍
2008
第12屆
馬來西亞
吉隆坡
李曉霞
帖雅娜
馮天薇
2009
第13屆
中國大陸
廣州
劉詩雯
郭躍
李曉霞
2010
第14屆
馬來西亞
吉隆坡
郭焱 (2)
姜華珺
郭躍
2011
第15屆
新加坡
新加坡
丁寧
李曉霞
帖雅娜
2012
第16屆
中國大陸
黃石
劉詩雯 (2) (3)
薩馬拉
沈燕飛
2013
第17屆
日本
神戶
武楊
馮天薇
2014
第18屆
奧地利
林茨
丁寧 (2)
李曉霞
石川佳純
2015
第19屆
日本
仙台
劉詩雯 (4)
石川佳純
索爾佳
2016
第20屆
美國
費城
平野美宇
鄭怡靜
馮天薇
2017
第21屆
加拿大
萬錦市
朱雨玲
劉詩雯
鄭怡靜
2018
第22屆
中國大陸
成都
丁寧 (3)
朱雨玲
鄭怡靜
2019
第23屆
中國大陸
成都
劉詩雯 (5)
朱雨玲
馮天薇
2020
第24屆
中國大陸
威海
陳夢
孫穎莎
伊藤美誠
2024
第25屆
澳門
澳門
孫穎莎
王曼昱
陳夢 張本美和
2025
第26屆
澳門
澳門
孫穎莎
蒯曼
陳幸同 伊藤美誠
男子團體(世界乒乓球團體經典賽)[編輯]
年份
舉辦地點
冠軍
亞軍
季軍
1990
東京
瑞典(阿佩伊倫/華拿/約爾根·佩爾森/艾力·林德)
中國
南韓 英格蘭
1991
巴塞羅那
中國(馬文革/王濤/王浩/張雷/謝超傑)
瑞典
法國 北韓
1994
尼姆
中國(劉國梁/丁松/林志剛/王浩/秦志戩)
瑞典
法國 比利時
1995
亞特蘭大
南韓(金擇洙/李哲承/劉南奎)
德國
日本 美國
2007
馬格德堡
中國(馬琳/王皓/王勵勤/陳玘)
香港
奧地利 南韓
2009
林茨
中國(馬龍/張繼科/許昕/邱貽可)
南韓
香港 德國
2010
杜拜
中國(馬龍/張繼科/許昕/郝帥/王皓)
南韓
德國 奧地利
2011
馬格德堡
中國(馬琳/王皓/王勵勤/許昕/馬龍)
南韓
德國 日本
2013[10]
廣州
中國(許昕/張繼科/王皓/王勵勤/馬龍)
中華臺北
埃及 日本
2015
杜拜
中國(馬龍/張繼科/許昕/樊振東/方博)
奧地利
中華臺北 葡萄牙
2018
倫敦
中國(樊振東/林高遠/許昕/馬龍/於子洋)
日本
英格蘭 南韓
2019
東京
中國(樊振東/許昕/林高遠/馬龍/梁靖崑)
南韓
日本 中華臺北
女子團體(世界乒乓球團體經典賽)[編輯]
年份
舉辦地點
冠軍
亞軍
季軍
1990
東京
中國(鄧亞萍/喬紅/高軍/陳子荷)
北韓
南韓 日本
1991
巴塞羅那
中國(鄧亞萍/喬紅/劉偉/陳子荷)
南韓
日本 北韓
1994
尼姆
俄羅斯(梅利尼克/帕琳娜/提米娜)
德國
中國 荷蘭
1995
亞特蘭大
中國(楊影/喬紅/劉偉/喬雲萍/鄧亞萍)
羅馬尼亞
匈牙利 南韓
2007
馬格德堡
中國(張怡寧/郭躍/李曉霞/王楠)
南韓
香港 匈牙利
2009
林茨
中國(郭躍/李曉霞/劉詩雯/丁寧)
新加坡
香港 日本
2010
杜拜
中國(郭躍/李曉霞/劉詩雯/丁寧/郭焱)
新加坡
日本 南韓
2011
馬格德堡
中國(郭躍/李曉霞/范瑛/丁寧/郭焱)
日本]
新加坡 香港
2013[11]
廣州
中國(李曉霞/丁寧/劉詩雯/武楊/常晨晨)
日本
新加坡 香港
2015
杜拜
中國(李曉霞/丁寧/劉詩雯/朱雨玲/陳夢)
北韓
新加坡 日本
2018
倫敦
中國(丁寧/劉詩雯/朱雨玲/陳幸同/王曼昱)
日本
北韓 香港
2019
東京
中國(陳夢/劉詩雯/孫穎莎/王曼昱/丁寧)
日本
中華臺北 南韓
男子雙打[編輯]
年份
屆次
國家/地區
舉辦地點
冠軍
亞軍
季軍
1990
第一屆
南韓
漢城
金澤洙/劉南奎
斯特芬·費茨納/約爾格·羅斯科普夫
格魯巴/庫哈爾斯基
盧普萊斯庫/普里莫拉茨
1992
第二屆
美國
拉斯維加斯
金澤洙/劉南奎
A·馬祖諾夫/D·馬祖諾夫
斯特芬·費茨納/約爾格·羅斯科普夫
姜熙燦/李哲承
女子雙打[編輯]
年份
屆次
國家/地區
舉辦地點
冠軍
亞軍
季軍
1990
第一屆
南韓
漢城
洪次玉/玄靜和
齊寶華/陳丹蕾
鄧亞萍/胡小新
洪順和/李泰周
1992
第二屆
美國
拉斯維加斯
鄧亞萍/喬紅
洪次玉/玄靜和
齊寶華/陳丹蕾
陳子荷/高軍
相關連結[編輯]
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參考文獻[編輯]
^ 詹健全. 台灣乒冠 今戰中國. 蘋果日報. 2013年3月31日 [2013年4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 成都市體育局[失效連結]
^ 佟妍. 国际乒联: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开启了乒乓球“新纪元”. sports.cctv.com. [2023-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1).
^ 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将引入个人世界排名积分--文旅·体育--人民网. ent.people.com.cn. [2023-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7).
^ Lavier, Tristan. ITTF Mixed Team World Cup Chengdu 2023 Elevates Stakes with Inclusion of Individual Ranking Points. 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 2023-11-06 [2023-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8) (英國英語).
^ 6.0 6.1 2023年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赛制揭晓_上观新闻. www.jfdaily.com. [2023-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7).
^ ITTF COMPETITION DETAILS (PDF). [2023-11-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11-17).
^ Sakthimogan, Nathiyaah. Dynamic Playing System Revealed for ITTF Mixed Team World Cup 2023. 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 2023-10-09 [2023-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7) (英國英語).
^ ITTF Handbook 2009 / 2010. ittf.com. ITTF: Index 4.03. [2010-06-2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7-06) (英語).
^ 男子團體八強籤表. [2013-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 女子團體八強籤表. [2013-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外部連結[編輯]
歷屆男子乒乓球世界盃冠軍一覽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國際乒聯─世界盃賽事
國際乒聯資料庫
閱論編國際乒乓球
奧運會系列
奧運會
殘奧會(英語:Table tennis at the Summer Paralympics)
青奧會
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團體
單項
青年
WTT
系列賽
大滿貫
總決賽
支線賽
青少年
大運會(英語:Table tennis at the Summer Universiade)
世界盃
混合團體
單打
非洲
ATTF – 非洲錦標賽
全非運動會
非洲杯
亞洲
ATTU – 亞洲錦標賽
亞洲盃
亞洲運動會
東南亞運動會
歐洲
ETTU – 歐洲錦標賽
歐洲16強賽
歐洲運動會
歐青運會
歐冠俱樂部聯賽
美洲
ULTM/ULTM – 泛美錦標賽
泛美運動會
泛美杯
拉美錦標賽
拉美盃
北美錦標賽
大洋洲
OTTF – 大洋洲錦標賽
大洋洲杯
太平洋運動會
殘疾人
世界錦標賽
亞洲錦標賽
歐洲錦標賽
大洋洲錦標賽
泛美錦標賽
終止賽事
世界巡迴賽
總決賽
國際乒聯挑戰系列賽(英語:ITTF Challenge Series)
歐亞盃
東亞運動會
國際乒乓球聯合會 (ITTF)
世界乒聯(WTT)